2010年海峡两岸陶瓷行业学术交流会-佛山陶瓷学会

2010年海峡两岸陶瓷行业学术交流会

日期:2012.12.26

首次海峡两岸陶瓷行业学术交流会圆满举行
台方表示也将组团来禅学习

  本报讯(记者潘春花谢家声通讯员梁燕珍) 8月27日,由佛山市陶瓷学会组织为期五天的“海峡两岸陶瓷行业学术交流”参观考察活动圆满结束,行业专家学者、企业管理高层以及佛山科协及禅城区科技局领导代表等20余人组成的考察交流团,带着考察成果,圆满返航。

  本次海峡两岸陶瓷行业学术交流会的台湾之行,由三大部分组成:参观考察了三洋窑业、和成欣业、中国制釉三家台湾优秀陶瓷及陶瓷配套企业代表;主题为“两岸企业管理,两岸陶瓷文化”的海峡两岸企业管理及陶瓷文化学术交流会;游览当地景观了解当地风土人情。其中,又以25日在中国制釉股份有限公司举行的“海峡两岸企业管理及陶瓷文化学术交流会”为台湾考察之行的重点和亮点。

  来自台湾陶瓷研究学会江德生理事长、台湾陶瓷研究学会韦文诚副理事长、台湾陶瓷工会林进财总干事、和成公司陈文德总经理、三洋公司陈聪吉副董事长、中釉公司蔡宪昌总裁以及佛山市陶瓷学会组织的代表团共40余人出席了该交流会。会上,大家就陶瓷企业在管理方面以及陶瓷文化的相关方面进行了探讨。该学术交流会采用一对一的形式,双方企业及专家代表就陶瓷行业如何运用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和环保理念,融入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将全国的陶瓷企业打造成一流的管理企业发表了许多见解。考察团成员代表孔海发表示,相比其他行业,陶瓷企业管理粗放是当前大陆企业面临的一个问题,而台湾的企业则相对来说在管理上细致许多,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关于陶瓷企业高能耗、污染严重等问题,台湾方相关代表则提出了自己的应对方式:目前,台湾陶企仍然以小规模为主,并且大都采用了清洁能源进行生产,相对大陆企业来说,能源利用更为充分,污染问题也相对解决得较好。台湾方代表说,台湾陶瓷企业之间的距离比较远,而企业周边的绿化设施做得也比较好,加上严密的环境监测和有效的粉尘废气处理,所以陶企能够与居民们“和平共处”。

  交流会上,双方就中国内地和中国台湾在陶瓷文化上拥有共同的“根”这一事实达成共识,并提出在今后发展中会加强两地陶瓷文化领域的交流,在复兴中华民族传统陶瓷的辉煌上达成诸多一致的观点。两岸的企业代表都赞同应该融入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使得产品在设计上更能体现东方的魅力,展现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双方一致认为,应该加强两地的学习与交流,开发整合两地陶瓷资源,实现两地双赢双荣的局面。台湾陶业研究学会代表表示,台湾此后也将组团到大陆来考察学习,“我们对内地的陶瓷营销、生产技术等也非常感兴趣,希望可以亲临大陆深入了解学习。”

  本次学术交流会是海峡两岸陶瓷领域的首次学术交流活动,旨在通过这个学术交流平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推动两岸陶瓷技术以及学术水平的发展,促进我国陶瓷行业水平的提升。学术会的圆满举行,标志着两岸在陶瓷行业领域合作方面的一次大跨越,也为两岸在陶瓷行业交流搭建了一个成功的桥梁,为佛山陶瓷走出去,开拓更多的海外活动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据了解,台湾现有陶瓷企业15~16家,主要集中在台北的莺歌镇。目前约拥有60~70条生产线,窑长一般为100~120m,每窑每天产量为3000~4000m2,大部分企业的生产规模较小,但产品品种齐全。与内地相比较,台湾陶企生产的产品走高端化、个性化的路线,附加值较高。但随着内地陶瓷行业发展的突飞猛进,本次交流会的台湾代表也承认台湾的陶瓷技术发展已经落后于内地。不过,来自佛山的陶企代表均一致认为台湾陶企的精细化管理模式非常值得内地陶企借鉴。据悉,台湾陶瓷企业大多数源于家族式发展,内部实行企业制度化管理,实行“诚心诚意、细致用心、落实到位”的管理方针,无论从外部或是内部管理上都是有条不紊的。(来源:创新陶业报)


1.jpg

参观和成卫浴公司的成品设计
W020120710526465943704.jpg

参观中国制釉公司的科研室
3.jpg

考察代表在交流会上畅所欲言

4.jpg

考察团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