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多产区节后开工率近五成,通体、仿古或成爆款-佛山陶瓷学会

广东多产区节后开工率近五成,通体、仿古或成爆款

日期:2017.02.25

2017年开春以来,广东各产区先后进入窑炉点火、生产线复工的节奏。根据陶城报针对广东各产区调查情况来看,虽然各产区点火时间不尽相同,但总体点火时间集中在元宵节之后,多数产区点火率达到50%;相对于往年,整体点火时间平均推迟了将近一周。

抛釉砖已成为多数产区2017年生产的主流产品,大理石瓷砖尤其是通体大理石瓷砖以及仿古砖在广东产区备受青睐,或成为2017年的爆款产品。

2017年开年,山东、四川夹江、西北产区等产区再掀环保涨价风潮,多数广东产区的陶企老板在成本压力、利润减半和终端销售压力的夹缝中陷入了是否涨价的两难境地。

多产区节后点火率已达半数

返岗率高但仍广缺普工

佛山陶企的集中产区三水开工时间普遍较早,截至正月十六,三水陶企多半已经开工。多数企业选择正月初八、十二、十六的吉时开工,其中正月十二是三水产区陶企最为普遍的开工时间。阳光陶瓷开工最早,初六就选择开工。金牌亚洲陶瓷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中心经理谭旭日表示,同样开工较早的金牌亚洲陶瓷,在正月十四就已经有两条全抛釉生产线顺利出砖了。

清远产区陶企开工时间紧随三水产区之后。清远云龙陶瓷工业园内最早开工的汇亚陶瓷在正月初十点火,其他企业多数选择正月十一点火。但据广东汇亚陶瓷有限公司生产经理徐保磊透露,汇亚今年整体点火开工时间较去年仍有推迟,晚了两三天。截至正月十八整个工业园基本上都已经开工了,多数企业在正月十六都可以正式出砖。汇亚陶瓷在正月十五有三条抛釉线出砖,正月十六有两条抛光线顺利出砖。

肇庆产区开工时间略迟于三水和清远产区。部分较早开工的企业选择在元宵节前后点火,截至正月十八整个肇庆产区已经有超过50%的企业点火。据佛山市马可赛图建材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新荣介绍,肇庆产区大部分陶企都会在二月份陆续复产。此外,肇庆两条窑炉以上的企业已有80%点火了一条窑炉;在正月二十左右,也会陆陆续续点火其他窑炉。

恩平产区年前放假较早的一两家选择在初十率先点火。多数企业总体点火开工时间集中在正月十五以后,截至正月二十日尚未点火的陶企也有两三家。由于市场整体大环境不好,并且企业尚有一定的库存,多数陶企点火的窑炉不算很多,少的点火的一两条窑炉,多的三四条。恩平产区生产线点火比例大致占到一半左右。

从职工返工情况来看,三水产区工人节后返工率较高,多数工厂的到岗率达到了99%以上。肇庆返岗率约为95%,能够保障企业基本生产。清远产区陶企员工返厂率比较低,现在员工缺口普遍在10%左右。让多个产区陶企人事经理比较担心的是,今年尽管到岗率较高,缺工人数不多,但是普工缺口比较大。谭旭日告诉记者,往年初八就可以招到五六十人;今年从初八到过了正月十五,也才招到五六十人,普工缺口仍有五六十人。

抛釉砖已成广东多产区主流

通体砖、仿古砖或成2017爆款 2015年下半年和2016年掀起的改线潮,促使整个广东产区逐渐削减抛光砖的产品比例,转产附加值比较高的抛釉砖产品。在主推抛釉砖的趋势中,通体砖和仿古砖或成为广东各产区2017年 的爆款产品。

据谭旭日介绍,三水产区各个陶瓷企业的产品结构基本上都是以全抛釉为主,全抛釉占了产区总产量的80%。以金牌亚洲瓷砖为例,往年在业内以抛光砖为主导产品的金舵瓷砖在2015年全面推进生产改线,目前生产线已经基本上以传统的全抛釉为主,排产计划已经到了4月份。

抛釉砖同样成为清远产区高附加值瓷砖产品的生产首选。以汇亚瓷砖为例,其首批点火的三条生产线均为仿古砖生产线,致力于生产仿古砖新品,生产排产已经到了4月。此外,清远各大陶企几乎都生产大理石瓷砖。相对于其他产区表现地更为明显的是,清远各大陶企生产的大理石瓷砖应用到通体工艺的产品份额越来越多。据徐保磊介绍,目前做大理石瓷砖的企业,根据客户的要求,工艺会继续向前更进一步,多采用湿法技术做通体效果;汇亚通体类的产品份额已经高达总量的30-40%。

肇庆产区以抛光砖、釉面砖、瓷片等内墙砖为主。在经历2015-2016年改线浪潮后,抛光砖在肇庆产区占比已由70-80%降到50%。在以釉面砖为主的产品品类中,普通全抛釉、金刚石等成为主流产品。此外,据何新荣介绍,仿古砖的产品占比在肇庆产区处于上升趋势。据统计,整个肇庆产区约计六七十条生产线,仿古砖已有十多条生产线。

恩平产区在2015年底的改线浪潮后,以前占据80%产能份额的抛光砖现在占到40%多些。据广东嘉俊陶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国洲透露,恩平产区的产品体系现在以全抛釉、仿古砖、抛光砖为主,少量的瓷片仅有几条窑炉生产线。大理石瓷砖成为恩平产区全抛釉类产品的主流,仿古砖的产品多偏向木纹、仿古的、现代的和定制化的风格。

除了大理石瓷砖、仿古砖,清远产区也有一些厂家在尝试喷墨抛光砖的试生产。但据记者了解,目前产区内将抛光砖调整改线为喷墨抛光砖的企业并不多,多数企业仍对喷墨抛光砖的市场前景报以谨慎态度。

利润跌幅高达60-70%

年后是否涨价仍持观望状

2016年下半年,陶瓷行业生产相关的煤炭、化工原料、纸箱等方面的生产原料价格出现不同幅度的涨价。包括广东在内的全国各陶瓷产区在2016年年底掀起不同程度的瓷砖涨价浪潮。年后,来自生产原料的成本压力依然没有松缓。据了解,山东淄博、四川夹江、西北产区已经在年后发出最新一轮的瓷砖涨价通知。而在年前已经经历一轮涨价风波的广东产区目前并没有出现新的涨价浪潮,多数陶企老板在成本压力和终端销售压力夹缝中陷入是否涨价的两难境地。

总体来说,生产成本中来自煤炭和纸箱的涨价对陶瓷企业影响最大。包括佛山、清远、肇庆、恩平等多个产区的生产工厂负责人表示,年前原料、环保涨价风波使得工厂的总体生产成本高达40-50%。恩平某陶企负责人告诉记者,2016年12月与10月相比,公司瓷砖每平方米的成本直接涨了4元钱。

高压力下的成本涨价,让产区内一些利润空间略低的陶企在2016年年底适时地做了一到两次的涨价调整,由经销商、客户共同承担涨价压力以度过风波。肇庆某成本控制较好的陶企将瓷砖涨价幅度控制在15%以内,其中8%的压力由企业承担,7%由经销商、代理商和消费者分化。而广东多数品牌企业瓷砖售价没有上调,更多是选择挤占企业利润空间的方式保持了终端售价的稳定。

2017年开年以来,山东淄博、四川夹江、西北产区在环保压力下已经发布了最新涨价通知。会不会有广东陶企顶不住成本压力,继续涨价?经记者多方了解,由于原料涨幅趋稳、瓷砖总体产能仍然供过于求、广东产区竞争激烈等因素约束,多数广东陶企老板在开年并没有选择涨价,仍然处于观望状态。

据了解,煤炭、化工原料和物流等方面的成本压力在开年后并没有缓解,多数原材料物价保持了2016年年底的高位售价。同时,考虑到环保压力和年后陶瓷市场原料正常市场供需等诸多因素,张国洲等业内人士认为年后原材料价格短期内不会回落;张国洲表示,如果价格回落至少也要到两三个月之后。

何新荣表示,国内瓷砖整体市场仍然是供大于求,经销商、客户拥有多种选择。同时,去年年底的环保风暴中,广东产区停产的陶企较少,广东产区产品竞争依然激烈,已经在2016年年底提价过的广东陶企不敢再轻易提价。

但是,生产企业的利润已经越来越低。据某生产厂长透露,目前其工厂的利润已经比以前低了一半,产区内很多企业利润跌幅甚至达到60-70%。如何应对成本涨价?以嘉俊、金牌亚洲、汇亚等为代表的多数企业表示,目前只能通过内提高管理水平,降低各个环节的生产成本以及运用新工艺等方式来内部挖潜,承担涨价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