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对华瓷砖反倾销“日落复审”调查展开-佛山陶瓷学会

韩国对华瓷砖反倾销“日落复审”调查展开

日期:2014.03.29

国外反倾销屡屡冲击我国瓷砖出口

  3月24日,佛山市外经贸局召开韩国对华瓷砖反倾销应诉协调会。记者获悉,今年2月28日,韩国贸易委员会决定对来自中国的瓷砖产品发起反倾销“日落复审”调查,调查期从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根据我国海关统计,此次韩国对华瓷砖反倾销案涉案金额为1.96亿美元。为做好韩国对华瓷砖反倾销‘日落复审’应诉工作,佛山市外经贸局连同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召开了此次反倾销应诉协调会。涉案企业应于3月28日前向调查机关提交调查问卷答卷。有关部门表示,希望有关企业按韩国相关法律要求,积极应诉,以维护企业自身权益。

  据记者了解,此次的对华反倾销案源于韩国大同产业等四家企业于2011年4月向韩国贸易委员会(KTC)提出的申请。贸易委员在同年向财经部提出建议案,向12家中国瓷砖企业征收2.76%-29.41%的反倾销关税,并将此前征收中国瓷砖反倾销税延长3年。贸易委员会提出的依据是,2011年中国企业的瓷砖出口量比2001年增长380%,在韩国市场的占有率达到39.5%,认为这将给韩国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值得留意的是在此次反倾销案中,韩国向12家参与调查抽样的中国瓷砖企业分别征收2.76%-29.41%不等的单独关税,而其他没有被抽样的企业将被征收13.33%的平均税率。

  根据资料显示,早在2005年,中国瓷砖就开始遭受韩国反倾销,此次中国瓷砖再遭受韩国反倾销调查,反倾销最高税率比2005年反倾销高出4倍多。

  其实,近年来对华陶瓷反倾销的事件屡有发生。从最初的欧盟、韩国、印尼、巴西、阿根廷等地对华陶瓷产品实施反倾销措施,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也开始实行贸易保护政策,这对我国陶瓷出口已经形成多方压制的态势。其中,欧盟、韩国已对我国瓷砖征收最高达69.7%的反倾销税,而印尼对我国陶瓷餐具征收的反倾销税更是高达87%。各国反倾销政策已对我国陶瓷产品的出口造成了严重的冲击,也损害了我国陶瓷企业的利益,使企业出現了利潤下滑,開工率下降等不利局面。

  各个国家屡次对华出手,背后原因究竟为何?记者相关资料了解到,陶瓷产品是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必备品,但由于机械化程度很低,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进行生产。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作为世界日用陶瓷生产第一大国,产量约占世界产量的70%,出口海外的比例超过10%,对海外生产有较大的依赖性。因此,国外市场一旦提起反倾销调查,往往能够获得成效,最多是在终裁时降低一定程度的反倾销税率,依然能对本国市场起到贸易保护的作用。

    对于陶瓷企业如何应对反倾销,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佛山办事处秘书长蓝卫兵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呼吁,遭受反倾销的相关企业应该利用法律等途径提起申诉,以尽可能减低反倾销的惩罚税率。陶瓷企业也应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技术途径破解贸易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