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市场:稳定有余,容量不足
日期:2016.09.10
随着国内市场的饱满,近两年不少陶企开始瞄准了国外市场,但由于欧美市场“门槛高,打不进去”,东南亚区域便成了中国陶企对外贸易的重要合作伙伴。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这“铁三角”更是成了中国陶瓷对外出口的集中地。然而,受“铁三角”区域的安全局势影响,不少中国陶企对“铁三角”的形势也处于观望状态。对此,刚走访完国外市场的佛山市三水盈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新景泰)总经理彭基昌表示,“之前看新闻以为巴基斯坦周边地区的安全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去了后才发现(安全)局势没有想象的差,印度在安全方面也可以。”
另外在产品技术方面,近3~5年,产品的花色品种越来越丰富,成本越来越低,东南亚区域在国际贸易的冲击下,陶瓷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再加之中国装备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倒逼了东南亚地区的转型升级,彭总表示,随着中国技术的输出,许多东南亚国家近两年的发展速度也非常快,像越南、印度等国家,都是直接复制中国模式,向中大规格迈进。
已经做了近十年出口的彭总表示,以往中国在国际贸易中没有地位,现在接受程度高,而且在抛光机、窑炉、喷雾塔方面,中国还是有着绝对的优势。目前来看,“说到底,就是‘中式’与‘意式’的竞争,也就是连续生产和间断生产的竞争。”彭总认为,尽管非洲、孟加拉被中国抢占,但意大利也在进步,可以说喷墨机的出现延缓了意大利模式的衰落。发展至今,不管是压机、喷墨、窑炉,中国与意大利已不相上下,说明中国产业竞争力还是具有相当的优势。
面对着“市场再好做一点还是过剩,现在陶瓷厂能把全部生产线全开的几乎很少”的市场现状,近年来业内的大量陶企亦纷纷选择跑出去,彭总认为,产能、技术的输出,一定程度上减少国内竞争压力,但改变不了过剩的大局。尽管国内的产业在过剩状态中去发展,“不能说外面市场好做就跑出去,中国拿5%就足以抵掉欧洲市场,”而实际上,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家的市场容量并不大,一个国家加起来就7、8个厂,十几条生产线。彭总表示,他还建议,现阶段是行业优胜劣汰的过程,企业可以往产品细分这一方面去做更多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