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环保厅首次提出实行“双控制”指标
日期:2016.08.15
一直以来,传统产业作为“三高”的代言人饱受了来自各界的诟病,而近年来,政府在对包括陶瓷行业在内的传统产业的环境整治政策护航运动也是有目共睹。在近日召开的中共广东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中,政府提出“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建设,全面启‘双控行动’。
近日,广东省环保厅亦正式印发了《关于环境保护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首次提出实行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总量控制指标“双控制”,优化新增产能质量和合理布局。此次《意见》的重点主要集中从加大治污力度、落实创新驱动、强化环境约束、改革环境管理制度等四方面发力,重点部署增加优良生态环境产品供给、推进产业绿色化升级改造等14项具体工作任务,将促进环境保护在我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我省生态创建的相关计划,珠三角9市要全面开展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创建,珠三角力争到2020年建成首个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群。环境保护部和广东省政府也正协商决定进一步加强部省合作,在5年内共建珠江三角洲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
为打造“生态示范群”,省环保部门将配合环保部完成珠三角地区战略环评,加强能源资源开发、流域开发、工业园区等重点领域规划环评。以揭阳金属生态城为试点,开展产业园区规划环评空间、总量和环境准入清单式管理。此外,《意见》还要求适当提高珠三角地区企业的环保准入要求和排污标准,优先保障省重点项目或向粤东西北转移项目的总量指标需要,探索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优化新增产能布局。
《意见》还提出“并联审批”“依法简化环评”“推动环评‘瘦身’、下放环评审批权限”等环评改革服务措施,持续深化环境管理制度改革,全力助推绿色发展。
为达到“2020年,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稳定下降,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各地级市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恶化趋势得到遏制”目标,《意见》要求,将严格落实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提出的各项任务,补齐生态环境质量短板。
在水环境方面,《意见》针对重污染流域和黑臭水体的短板,提出“加快推进重污染流域和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综合治理,按期完成广佛跨界河、淡水河、石马河、茅洲河、练江、小东江、九洲江等重点流域综合治理和170个位于城市的黑臭水体治理。”
大气方面,则从联防联控深化到精细化管理,《意见》提出按照“分区施策”的原则,以多污染物协同减排和精细化管理为重点,全面推进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管理。土壤环境方面,将编制实施全省土壤污染防治方案,严格控制土壤污染来源,实施土壤环境分级分类管控,推进受污染土壤的治理与修复。
《意见》还提出,对环境整治的第三方评估,将从目前的水领域,扩展到包括大气、土壤在内的综合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