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发展过快 “去工业化”或过早到来?-佛山陶瓷学会

服务业发展过快 “去工业化”或过早到来?

日期:2016.08.06

今年上半年,我国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为184290亿元,增长7.5%,占GDP比重54.1%,比第二产业高出14.7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9.7%,比第二产业高出22.3个百分点。反观工业,近年来,我国传统工业产能过剩和市场需求不振的矛盾凸显,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从2010年的15.7%逐步回落至2015年的6.1%,今年一季度进一步回落到5.8%。随着制造业的增长动能减弱(制造业投资的同比增速已从今年1月的7.5%降至5月的1.3%),中国面临着更多更好工作岗位被生产率更低的岗位替代的危险。

因为在服务业占比持续上涨的同时,工业制造业的发展显然在服务业迅猛发展的光环下失去动能。而服务业的明显扩张,一大原因也是因如钢铁、煤炭、陶瓷等行业的产能过剩,通过减少工人数量以削减产能。因此之前大量集中在工业、制造业生产各环节的劳动力逐渐转移到生产率水平只有工业的80%的服务业上。分析师称,劳动力集中向零售、交通和物流等地段服务业转移,这将拉低中国经济整体人均产出的平均值。

早前发布的《中国的新挑战:服务业发展越快,生产率增长越慢》(China's new challenge: Faster services expansion, slower productivity growth)一文中,分析师们却指出,近期服务业的繁荣虽然成功防止了中国经济硬着陆,并在过去三年内将失业率保持在可控范围内,但该产业太繁荣或许并不都是好事。

分析师称,中国人均GDP只有美国的14%,中国现在向服务业带动的增长模式转变还为时过早,因为从中期来看,服务业的增长或将导致中国经济生产率的下降。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去工业化”过早到来堵塞生产率增长的渠道,从而降低经济潜在增速。

“这种‘再平衡’过程中的效率损失可能会非常大。2012年至2015年间,制造业农民工的总人数减少了近700万,而三大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交通和物流业)的人数却增加了500万。”

“从2015年的数据来看,制造业每个工人的产出比在三大服务业工作的工人要多出4.5万元。因此如果所有这500万人都在制造业而非服务业工作,那么2015年中国的总产出将增加2250亿元,约占年GDP0.3%。”

在服务业不断发展的同时,工业与制造业也应该需要更多的有针对性的、能创造经济价值的投资,增加工业制造的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