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制工业燃气发生装置污染物排放控制研究课题论证会举行
日期:2016.08.06
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工业窑炉领域煤制工业燃气发生装置污染物排放特征与控制对策建议研究”项目,7月24日在安徽科达洁能公司成功举办开题论证会。这是作为国内环保行业最权威研究机构的中国环科院,为推进工业窑炉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以及行业大气、水和土壤防治工作而启动的一项基础性研究工作。
据工信部统计,全国煤炭消费的大户除众所周知的火电厂外,还有耗煤量超过3亿吨的工业窑炉领域,这一领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性正日渐受到国家重视。以陶瓷、玻璃、氧化铝等非电行业为代表的工业窑炉领域,其生产工艺前端分布着数万台提供工业燃气的煤气发生炉,并成为这些行业大气及水、土壤污染的重要载体。随着国家“大气十条”、“水十条”和“土十条”的相继颁布落实,这些曾未引起政策方足够重视的重要污染载体理应成为未来国家控制工业窑炉领域污染物排放的重要对象。
为进一步了解并掌握工业窑炉领域煤制工业燃气发生炉污染物排放特征,逐步实现从源头控制并规范装置的污染物排放,促进装置技术进步和减少对环境的危害,为环境管理提出控制对策建议和提供基础数据支持,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近期启动了上述课题项目。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是国家环境保护部下属的国家级社会公益非营利性环境保护科研机构,甲方围绕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展创新性、基础性重大环境保护科学研究与技术研发,致力于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决策提供战略性、前瞻性和全局性的科技支撑,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环境问题的工程技术与咨询需要。
论证会邀请了来自环保部环境标准研究所、中国环保产业协会、清华大学、中科院热物理研究所、工信部赛迪院等国内环保行业权威研究机构专家,以及陶瓷、玻璃及氧化铝等典型用工业燃气煤气发生装置的行业人士参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课题项目符合“十三五”期间国家推进大气、水和土壤污染治理工作的政策导向,对于全面了解工业窑炉领域煤制工业燃气发生装置的污染物排放现状,并进一步提出该领域污染物控制对策的科学化建议,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