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迁关停风波中的罗庄陶企在自寻出路
日期:2016.07.30
临沂市罗庄区作为山东陶瓷产业的重要产区,进入2016年,再次面临着关停搬迁之风波。早前,山东省政府发布《山东省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二期行动(2016—2017年)》(以下简称“二期行动计划”),临沂市26家重污染陶瓷企业,40多条生产线被强制关停,并要求最迟于2017年完成搬迁工作。
无论政府,还是陶瓷企业,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目前山东政府希望能通过搬迁关停重污染的陶瓷企业,实施污染物协同控制,确保实现重污染天气持续减少,全省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本次搬迁关停的陶瓷主要集中在临沂罗庄,因此整改压力主要落在罗庄区政府上。记者从罗庄区经信局相关人员处了解到,目前临沂的陶瓷企业绝大部分集中在罗庄区,搬迁关停一直强硬地在行动,目前陶瓷生产企业已经减少到40余家。
有关政府人员针对目前罗庄区的陶瓷产业情况,分析道罗庄区的陶瓷产业属于市场自发形成的产业,并没有形成规范的管理,甚至之前出现工厂建于住宅区附近的混乱局面。罗庄的陶瓷产业抓住以前佛山陶瓷产业更改搬迁时的发展机遇,由市场主导不断发展,成为一大陶瓷产区。但经过近三十年左右的发展,各种弊病突显,环境污染尤为严重,不得不施加重压,整改临沂陶瓷产业。记者走访罗庄区时也观察到建在住宅区内的陶瓷厂已搬迁所有设备,成为空地一片,只留下公司广告牌,显得一片萧条。面对政府的强硬关停搬迁,陶瓷生产企业与政府的关系一度僵硬化,而关停的陶瓷生产企业正为搬迁何方而发愁。目前记者了解到大部分关停陶企并未能找到合适的陶瓷产区搬迁,仍处于正在确定工业园区的阶段上,有少数陶企初步确立搬离临沂,往其他城市搬迁。也有部分城市县区前来招商洽谈入驻事宜,但临沂陶企的发展之路仍未清晰与明朗。
相对之下,在朱陈建材市场周边陶企的生产基地中,仍正以热火朝天地进行生产。由于工厂与建材市场相邻,大型货车、小车等各种车辆混杂,也一度造成双向四车道拥堵现象。有专家指出,关停搬迁重污染企业,洗牌罗庄陶瓷产业,为留下的陶企创造更大的发展机遇。但目前罗庄区大部分的陶瓷生产线仍是处于依靠人工粗放式生产模式为主,仍是相对落后,而且生产的瓷砖产品大部分打着擦边球,与“佛山陶瓷”挂上边,甚至出现有着打着带有著名陶瓷品牌字眼的陶瓷品牌,这表示临沂陶瓷产业并未真正形成品牌效应,但是记者走访时也发现,部分陶企,如银凤陶瓷、新连顺陶瓷、佳贝特陶瓷等陶瓷企业,以内墙砖为主、不断加强产品的花色纹理设计,逐步走向成熟。总的来说,在搬迁关停这一场风波中,给罗庄的各大陶瓷生产企业的影响巨大,及时调整发展路径与步调,寻找一条让企业更好发展的出路,才能让企业得到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