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寰宇生产力论坛——氢能发展分论坛在佛山举行
日期:2021.11.08
2021年11月7日,由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主办,中欧生产力中心、佛山市陶瓷学会、华南高等研究院(佛山)承办的第十四届寰宇生产力论坛——氢能发展分论坛在佛山举行。会议采用了线上和线下的方式进行,共有约50余位领导和嘉宾出席了会议。会议围绕电燃料的经济性、绿氢制备成本、氢安全技术与规范等展开了讨论。
佛山市陶瓷学会执行理事长徐平、副理事长黄惠宁、秘书长黄宾以及学会部分理事单位代表出席了线下会议。
会议首先播放了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埃里克·达尔奎斯特教授和挪威工程院院士郁志新教授为会议发来的致辞视频。两位院士从碳中和的角度,介绍了生物质燃料和电燃料的技术路线在全球碳中和进程中的价值,及与中欧生产力中心合作的项目内容,表达了与中国合作的美好愿景。
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刘玉兰理事长、申长江秘书长、韩丽娟监事、王羽副秘书长等出席了会议并讲话。
挪威工程院院士郁志新教授分享了有关电燃料的技术结构、创新点,及与其他燃料的比较优势;西南石油大学周晓亮教授分享了高温电解水制氢的“五个自主可控”;南京工业大学王志荣教授分享了移动式绿电制氢加氢站的安全技术与法规研究;郭崎主任介绍了电燃料产业化体系构建及生态陶瓷技术体系的初步设计。与会嘉宾围绕电燃料产品试制的可行性和经济性开展了讨论。
线上会议结束后,线下出席会议人员围绕“生态陶瓷”技术体系构建的可行性展开了热烈讨论。
佛山市陶瓷学会副理事长黄惠宁通过郁志新院士分享的电燃料分子式结构分析,判断电燃料系统如果试制成功,将对陶瓷产业二氧化碳捕捉及利用,以及陶瓷产业节能减排产生巨大的产业影响力;
广东中鹏热能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企业技术中心赖日东副主任认为,目前陶瓷产业在碳捕捉、余热利用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如果电燃料技术体系与陶瓷窑炉进行耦合,将会解决陶瓷产业高耗能、高排放等产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广东达昊科技有限公司杨晓东董事长认为,电燃料技术体系既可以满足陶瓷产业绿色转型的需求,也是特陶及陶瓷装备企业面临的新的发展机遇,希望电燃料创新链与佛山陶瓷产业链进行有效对接。
通过与会嘉宾的认真研讨,会议形成了以下成果:
第一,针对电燃料在产业化进程中需要集体攻关的特点,与会嘉宾及单位,将以联合党小组的方式,形成共同开展技术攻关的合作载体;
第二,明确了电燃料产业化的合作分工,促进新产品尽快进入市场。
会后将签署SOEC陶瓷基板试制及生产线合作协议;电燃料整体反应器样机试制及规模化生产合作协议。